草雞初秋養殖管理技術 |
瀏覽量:2456 發布時間:2015/8/26 |
目前,我市草雞已進入產蛋期。隨著夏季高溫過去,入秋后天氣非常適宜草雞的生長和產蛋。但近期臺風暴雨導致大棚、雞舍受損、受淹,加之當前白天高溫高濕和早晚涼的特點,一旦管理不善,極易導致雞傳染病的發生,因此,廣大草雞養殖戶要加強草雞的飼養管理,保持雞只健康多產蛋,提高經濟效益。 增加飼料營養。經過炎熱的夏季,由于夏季草雞采食量不足,草雞體質下降,體重偏輕。入秋后,在原來飼料的基礎上增加1個點水平的動物性蛋白質和3~5%比例的玉米能量飼料,同時加入多種維生素,促使蛋雞盡早達到體重,以提高產蛋率和蛋重。 增加光照時間。入秋后自然日光照時間逐漸縮短,蛋雞產蛋期間應適度補充光照。補充光照時,地面光照強度以3勒克斯為宜,原則上根據產蛋率的高低,光照時間需達到14~16小時。每天開燈2次,第一次凌晨4~5時開燈至天亮,第二次天黑時開燈至20~21時,陰天白天也要開燈。 適時開展驅蟲。秋季是蛋雞驅蟲的最佳時期,可選用以下藥物進行驅蟲:⑴鹽酸左旋咪唑。每公斤雞體重用25毫克拌飼料,讓雞自由采食或飲用。⑵驅蛔靈(枸櫞酸哌嗪)。每公斤雞體重用0.2-0.25克,拌飼料喂給或直接投喂。 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氣候早晚涼,一旦管理不善,極易導致雞傳染病的發生。養殖戶們要檢查雞舍、大棚及其窗戶是否擋風防漏,若有則即時修好,以防賊風侵襲。大棚養殖戶傍晚后要放下兩側大棚至地面,做好早晚保溫。要適當通風,降低室內有害氣體濃度。 加強防疫工作。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定期接種疫苗。有條件的雞場,可開展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體監測,適時進行強化免疫。對雞舍、用具和飲水定期消毒,搞好預防性用藥,可添加多維素以降低冷應激。每天細致觀察雞群,及早發現病雞并隔離、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