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土雞林下養殖模式與技術 |
瀏覽量:2565 發布時間:2015/8/26 |
一、場地選擇與場舍建設要求 。ㄒ唬﹫龅剡x擇:總體要求地勢高燥、平坦且稍有坡度(1-3%),利于防疫,未被傳染病或寄生蟲病病原污染,土壤通透性好(最好是砂壤土),水源充足、水質良好,交通方便,距離支線公路200米以上、距離河流鐵路300米以上,離工廠、屠宰場、居民區等污染嚴重的環境在2公里以上,供電保障良好。有果園、人工林、天然林草地等適宜養殖區域,最好具有山脈、溝谷、河流等可利用天然屏障。 。ǘ╇u舍分布:實行分區輪流放牧養殖,可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將其均勻劃分為若干小塊,每個小塊4-5畝,在適中位置建設一棟雞舍,供一群雞舍飼和放牧。雞舍與雞舍之間,雞舍與生活、辦公區修建工作便道。 。ㄈ╇u舍建筑:塑料、竹木、尼龍、草棚等簡易棚舍或磚木結構圈舍均可。林間空氣流動性差,檐口高度應放在2.2米以上。有條件的業主,最好采用磚木結構瓦面圈舍。在建設上因陋就簡、節約成本,但必需解決冬季保溫和夏秋季節防暑降溫、通風等問題。雞舍面積視林中間隙而定,一般大小為40-60平方米/舍。林中雞舍朝向,根據雞舍所處位置、雞群活動范圍靈活確定,在雞群主要活動方向開門,方便雞群出入雞舍。雞舍地面應高于舍外地面20厘米以上,舍內地面平整,可鋪設約5厘米厚的150-200;炷,統一向舍門處略微傾斜,以便于清掃等。雞舍四周應當開挖排水溝,排出周圍積水,保持舍內干燥。舍前整理出足夠雞群采食的場壩,用于投喂飼料、飲水等。林間雞舍采光較困難,在修建雞舍時要引起足夠重視,妥善解決舍內采光問題。 。ㄋ模﹪鷻冢簣龅刈詈糜脟鷻谂c外界隔離開。除利用天然屏障外,其它地段邊界可栽種生物圍欄、設置剌籬笆、金屬網或尼龍網、竹木柵欄以及圍墻等。在出入口處設置消毒池。在放牧養殖區與輔助區(生活、辦公、倉儲等)之間設置圍欄等隔離設施,嚴防雞只越過隔離設施到達放牧養殖區外活動?鐓^道口設置簡易門與消毒池。 。ㄎ澹┘S污處理:在位于場區下風口、地勢低洼處,設置無害化處理場,要求離雞舍直線距離200米以上,用于處理糞污及死雞。糞污、墊料等堆積發酵,制作有機肥。 。﹫龅仄渌幚恚盒聢龅刈詈酶畛┎莸戎仓贻^高的茂密雜草,保留稀疏、低矮的野草、野菜。清除威脅雞群安全的有毒有害植株,驅除天敵、蛇、鼠等動物。較高較陡的土坎,應疏理平緩,便于雞群活動。場地內積水、污泥等要進行引排、填埋等處理,以免腐敗毒物、毒水毒害雞群。舊場地收集整理糞便、污染物,堆積發酵;清洗消毒用品用具,清掃消毒圈舍及周圍環境。放牧地閑置恢復地表植被,也可淺耕種植人工牧草、飼料菜等。 。ㄆ撸┏S迷O備、物資:棲架或墊料、給水設備、喂料設備、照明設備、飼料搬運設備、雞只轉運用雞籠、應急照明,防疫物資。 二、飼養方案 采取分階段養殖,前期(50日齡前)舍飼,后期(50日齡后)散養敞放,放養時間不少月3個月,出欄最低日齡不少于150天,最低體重公雞3斤、母雞2.5斤。不使用非法添加物,商品雞無藥物、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殘留,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規定的相關質量標準。 。ㄒ唬┣捌谏犸,使用全價配合飼料,讓雞自由采食。合理分群并控制好雞群密度:平養育雛時,每群雞50-100只,初期密度為每平方米30只,隨日齡增長逐漸下降,并按照大小強弱進行1-3次分群,到育雛期末每平方米15-20只。育雛階段應根據地方流行情況確定的主要病種做好基礎免疫。加強消毒滅源(常規消毒每周1次),強化飼養管理,增強雞群抵抗力,為散養階段提供優質健壯合格雞苗。根據氣候條件,適時脫溫。 。ǘ┖笃谏B敞放,早晚補飼。放牧地選擇果園、林草地、三年以上銀花地等,每畝放100只左右,每群規模300—500只(銀花地每畝不超過50只,每群不超過200只為宜),早上九點投料一次,每只雞20—40克,全天保證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傍晚補飼一次,每只雞30—50克(投料量根據雞采食量增減,給足料不浪費為宜)。為了促使雞肉品質優良,增加風味物質積累,應當根據用途和需要,適當延長飼養周期,對4月齡以上雞適當飼喂紅苕等飼料,降低養殖成本,保證體重穩中有增。散養階段應做好禽流感、雞新城疫免疫接種。加強防疫管理,嚴禁場外家養動物進入養殖區域,人員、車輛、物資等進入場區要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制度,避免攜帶病原入場。 三、放養管理 。ㄒ唬┺D群 轉群或調運脫溫雞苗進入放養舍前,提前5-7天對放養舍進行清掃、消毒等處理,放置棲架或鋪設墊料,檢查照明、供水等設施是否能正常使用。備好飼料、轉運工具、預防藥物等。雞群脫溫后,在育雛舍留養3-5天,然后從育雛舍轉群到放養場地圈舍,要盡量避免雞群受到驚嚇、途中劇烈顛簸等,減輕應激危害。一般在夜間進行。 。ǘ┻^度期管理 土雞從前期育雛、舍飼到后期散養敞放,中間要經過1—2周的過度飼養,主要是脫溫練苗。采取舍飼,白天敞開舍門,讓雞自由出入,逐漸適應放養環境。一是飼料改變逐漸過度;二是投喂次數逐漸過度,傍晚補飼1次,開燈2小時,投放飼料和飲水;三是從脫溫開始連續3-5天在飲水中添加多維電解質,緩解雞群因飼料和環境等因素的改變造成的應激,轉入新舍環境后1-2天,在飲水中添加氧氟沙星。 。ㄈ┓硼B階段管理 1、誘蟲:有蟲季節在傍晚后于棚舍前活動場內用支架將黑光燈或高壓滅蛾燈懸掛于離地面2-3米高位置照射2-3小時或每畝放置2-3個性激素誘蟲盒誘蟲,增添食源,增加散養雞蛋白營養,提高雞肉品質。 2、集中雞群補飼歸舍:使用固定口令集中雞群喂料,傍晚打開舍內燈光,聚集雞群入舍,讓雞形成條件反射,直至雞群自然養成補飼、歸舍習慣。 3、分群飼養合理放牧:嚴格控制放養密度與分群大小,最好公、母雞分群、強弱分群飼養,場地合理輪牧,減輕雞群對地表植被的破壞。 4、防止意外傷害:平時注意農藥中毒和鼠獸傷害,風雨冰雹來臨前及時召雞回棚,被免風雨冰雹傷害。 5、保證品質:出欄前20天內禁止給雞群使用任何藥物,以保證商品雞品質優良。 6、全進全出:雞群全部出欄后,做好空舍和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放養場地應空置或人工種植牧草2個月以上,便于糞污降解和地表植被恢復,為下一批雞群入場放養做準備。 |